1月18日凌晨,三星在最新召开的Galaxy Unpacked发布会上,正式发布了Galaxy S24系列手机,具备外语通话同声翻译等多种人工智能功能,大有“All in AI”的架势。
三星并不是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手机厂商,早在2023年8月,华为宣布HarmonyOS 4系统全面接入盘古大模型,成为全球首个嵌入AI大模型能力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,首批支持机型为Mate 60系列。之后,小米训练出轻量级语言大模型,参数规模为13亿和60亿两种。2023年11月,vivoX100系列也首次搭载vivo蓝心大模型。
2024年一开年,OPPO Find X7系列与荣耀Magic 6系列相继发布,均搭载70亿参数端侧平台级AI大模型。至此,国内主流手机厂商的大模型均已落地手机端。AI的风终于刮到了手机市场,2024年也被认为是AI手机的元年,是否能给用户带来一个新的换机理由,加速手机市场回暖?
01 手机更智能了?大模型还未颠覆手机
目前看来,层出不穷的大模型手机似乎在用户直观体验方面还缺乏一些创新。一些使用过AI手机的用户表示,感知并不明显。
三星首款AI手机Galaxy S24系列能在实时通话中进行双向语音翻译,其大模型Galaxy AI 可以提供13种语言的互译,还提供了新的AI搜索方式,比如画圈搜索和拍照搜索。
三星Galaxy S24
OPPO Find X7通过自研的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,以端云结合的方式实现AIGC图片消除、通话语音摘要,其语音助手“小布”还能实现文生文、图生图、文章摘要等功能。
OPPO Find X7
荣耀Magic 6主打的“任意门”功能可以理解用户意图,跨应用一步直达。以打车场景举例,用户只需按住地址内容拖到侧边栏即可进入打车软件。此外,只需用户一句话描述需求,手机就能理解用户意图,自动剪辑成片。
荣耀Magic 6
语音接入、图像处理、文字生成……即使表述方式存在差异,但这些功能在卷了很多年的手机赛道中似乎并不新鲜。而荣耀“任意门”功能更是被罗永浩喊话“这就是赤裸裸照抄锤子手机的‘One Step’”,对此荣耀回应“‘任意门’是荣耀独立研发的、基于意图识别的交互逻辑,在那个时代是完全没有的。”足以见得,即使搭载了大模型,AI手机似乎仅停留在让原有的交互变得更智能。
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告诉《IT时报》记者,即使是端侧大模型,要实现彻底的颠覆性创新也是相当困难。
“在3年内,AI手机很难在日常使用中产生颠覆性变革。”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也认为,手机与大模型结合的热潮,源于当前手机市场面临着硬件发展的瓶颈,导致各家产品在功能和设计上趋同化严重。在软件层面,近年来并未涌现出新的杀手级应用或引人注目的使用场景。因此,手机与大模型地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迎合,为产品提升竞争力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。
02 手机厂商狂掷百亿研发,AI手机面临三大技术挑战
“再不布局大模型的手机企业未来没戏。”1月8日发布会后,OPPO高级副总裁、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这样表示。
浦因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秦兴虎告诉《IT时报》记者,手机端布局大模型技术面临多重桎梏,不仅需要确保大模型具备足够的智力以满足用户体验,同时还需要强大的手机硬件和完备的生态系统。在他看来,有三个主要的技术挑战:
首先是计算资源和效率的挑战。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,如何高效进行模型训练和推理是关键问题。这需要解决模型精简、压缩和优化的难题,同时利用硬件加速器等技术手段提高计算效率,以确保在手机端布局大模型时能够保持流畅的用户体验。
其次是存储空间的挑战。大模型通常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来存储参数和中间数据。在手机端布局大模型时,必须考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下存储和管理大模型。利用压缩和量化技术可以减少模型的存储需求,但要找到性能和存储压缩率之间的平衡。
最后是能耗管理的挑战。在手机上运行大模型,会加大能耗,缩短电池寿命。因此要优化模型结构、算法和推理流程,同时采用低功耗技术。
对手机企业来说,大模型的出现让原本性能溢出的手机硬件也感到了压力。荣耀CEO赵明表示:“荣耀Magic6已经没有8G的运行内存,实际上,要保持低功耗、高效运算,就会占用一定的资源来保证体验。”
刘作虎也提到,70亿参数大模型的模型大小是28GB,为了真正在端侧部署,OPPO将模型压缩到最小的3.9GB左右,无论是存储还是内存占用都是这个量级。
最关键的是手机厂商能否持续投入高昂的研发费用来布局AI手机。赵明指出,长期以来,荣耀AI研发费用累计达100亿元,未来还要继续加大投资。
跟每一个新技术面临的问题一样,AI手机能否产生杀手级应用来刺激销量并缩短换机周期?
“类似于卫星通信,虽然不是大部分用户的刚需,但可以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。”在郭天翔看来,端侧大模型暂时不会成为未来手机销量的决定性因素。大模型对于芯片算力、存储和电池都有更高要求,真正在手机上的使用场景尚未明确,实际效果和用户接受程度依然未知,目前只是处于热点追逐阶段。
03 手机和大模型厂商能否双赢?
AI手机能否热销还未可知,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这一热潮可能会刺激并改变国内AI原生应用难产的现状。
“手机端侧大模型将给手机应用生态中带来深远的影响,可能对App应用商店产生一定的冲击。”马继华解释,与通用大模型相比,端侧大模型更贴近用户,产品可以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及时调整。当手机本地算力无法支持时,可以调用云端算力,为通用大模型的研发提供新方向。
此外,端侧大模型在数据保护、数据调用和数据安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。让用户能更安心地提供数据用于端侧大模型的训练,从而让每个人的专属大模型更懂自己。
“手机作为用户终端,是布局to C的最佳选择,端侧大模型占据了市场,就占据了流量。”秦兴虎则认为,目前70亿参数的端侧大模型已经可以满足许多需求,这让大模型赛道的初创企业看到了更多机会,比如在手机端布局垂直应用相对容易。
他指出,手机端侧大模型提高了对模型性能和效率的要求,没有原创大模型的手机厂商可以考虑购买大模型,或与初创企业合作,这也让更多AI大模型创业公司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。
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赵星则认为,手机端侧模型应用,由于资本、技术还是治理等原因,最终会向头部集中,建议现在才入局的创业者要慎重考量。
至于商业化路径,郭天翔也提到两种模式:一种是用于代替手机终端的AI语音助手,通过本地算力的训练使其更加智能,更好地理解用户,执行生成和识别的任务。另一种是在教育场景中,通过AI实现因材施教。
近日,高通CEO Cristiano Amon预测,2024年将成为全球AI智能手机的关键元年,生成式AI正在非常快地进入手机。
赵星进一步判断,边缘AI,特别是其硬件整合,预计会成为2024年的重点。目前已显现三条路径:一是以手机为代表的App消费级应用,离C端最近;二是以苹果Vision Pro为代表的下一代计算设备或元宇宙设备,后续空间可能最大;三是人工智能企业的硬件方向,例如工业等领域的B端垂直应用。
这将是一场手机厂商和人工智能公司的双赢之战吗?答案藏在下一个杀手级应用中。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IT时报”(ID:vittimes),作者:贾天荣